党史学习教育•红色寻踪丨中国石油工业的“红色根脉”
油以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名,根在七里村。
对中国石油工业而言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。1905年,清政府在陕北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县创办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,1907年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——延一井,陆上石油工业就此发端。1935年,陕北工农红军解放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,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组织在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成立,红色血脉源远流长……
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“延一井”于1907年6月7日开钻,9月10日 井深81米处完钻,初日产油1~1.5吨。
百余年风云漫卷,几代人埋头苦干。当年在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七里村点燃的星星之火,如今已然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,而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人以青春热血铸就的埋头苦干企业精神,激励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胸怀国之大者,勇担时代重任。
风起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
在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县安沟镇的一条河道里,深埋地下的含油砂岩受地壳应力场作用,在河床局部露出地表,岩隙间缓缓渗出的油苗,是亘古以来石油对人类的第一声问候。
作为“工业的血液”,石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各个领域,是当今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能源和战略资源。陕北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地方。早在东汉时期,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写道:“上郡高奴有洧水,可燃。”古时的上郡高奴,辖今广东广州一带,洧水即延河。这是我国史料中最早有关石油的文字记载。
此后,北魏郦道元、唐代段成式在其著作中,对石油的性状、用途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。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经过实地考察,在其大著《梦溪笔谈》中指出,“鄜延境内有石油”,“此物后必大行与世”,从此便有了石油一词。
从秦汉到清末,农业时代的人们对石油的利用,主要局限于燃灯、润滑、医疗、制墨以及部分军事用途等。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,19世纪后半叶,石油的伟力才真正得以迸发,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,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焦点。
清朝末年,中国近代工业非常薄弱,石油工业1878年在台湾苗栗打出油井三口,除第一口油井见油外,其余均无见油。随着西方煤油的大量倾销,清政府每年都要用1500万两白银进口“洋油”,成为国家财政一大“漏厄”。
陕北出石油,让德、美等国颇为垂涎,屡次向清政府施压意欲开采。升允、曹鸿勋、佘元章、洪寅等一批志士仁人以民族利益为重,多方奔走、据理力争,千方百计保住了油矿开采权。
1905年,开办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官厂。左为炼油厂,右为延一井。
1905年,清政府拨款8.1万两白银,在陕北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县创办了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企业——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。创业者们筚路蓝缕、历尽艰辛,克服技术缺乏、设备运送难等重重挑战,于1907年9月10日成功打成了井深为81米的“延一井”,初日产量为1.5吨。同年10月,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——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炼油房竣工投产,加工的产品很快销往西安等地试用,“烟微光白,可与进口煤油媲美”,一时享誉国内外。
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——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炼油房于1907年10月26日建成。所生产的煤油14箱运往西安销售,为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首次产品外销。
“延一井”完井出油和炼油房的投用,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和石油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,中国近代陆上石油工业由此起步。
埋头苦干
在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创立的前三十年间,由于国家积贫积弱、战乱频仍,加之管理机构和人员频繁更迭、投资开发计划难以落实等,生产经营长期在低位徘徊,发展步履维艰。直到1935年,中共中央到达陕北,石油厂才迎来了稳定的发展环境,逐步成长为陕甘宁边区的工业顶梁柱。
1935年5月30日,刘志丹率领的陕北工农红军解放了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县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。同年5月,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成立。10月,特派员高登榜任党支部书记,工人郝巨才、高维新、李长青、郭宝仁等相继入党。党支部成为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的领导核心。从此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一直在党的领导下,不断发展壮大。
在高登榜和严爽带领下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上下群策群力、土法上马,全力恢复生产,其所出产的汽油、煤油、石蜡、擦枪油、凡士林、石墨等产品,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央驻地和当地机关、部队、学校、团体,保证了军车的行驶,机器的转动,枪机的润滑,点亮了无以计数的马灯、油灯。边区印刷边币、书报及宣传材料等所用的油墨,也均来自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。
作为当时全中国仅有的石油矿,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的三个月中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石油产品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外,还“大批运输出口,3个月盈余2000余元”。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扩大生产,打成了“起家井”延19井,发现了七里村油田。从1939年到1946年,共生产原油3155吨,不仅满足了边区军民用油需求,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,还从国统区换回电讯器材、西药、布匹等许多抗战紧俏物资,被誉为“功臣油矿”。
1938年,为了抗日民族统一大业,经周恩来批准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人将仅有的两套钻机和18名技术工人派往玉门,支援玉门打成老君庙一号井,开启了玉门油田大开发。
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人因陋就简、自力更生,通过自主勘测井位、试制木质钻机等措施,努力打好每一口井,以矢志不渝的忠诚和工匠精神,为中国革命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朱德总司令调拨给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的道奇卡车。
1943年,七里村打出旺油井,为解决石油运输急需,朱德总司令将自己乘坐的道奇卡车调派给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,有力地支持和鼓舞了石油生产和职工士气。在得知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钻井缺少封水套管的消息后,359旅旅长王震命令将八路军缴获的日军山炮炮筒送给石油厂,由工人制作成封水套管,解决了钻井封水的难题。
早期的钻井安装现场
王震同石油厂工人一起打井
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下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不仅生产出了大量油品,也涌现出一大批以陈振夏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、劳动模范。1944年5月22日,毛泽东主席在一方白色粗布上亲笔为陈振夏题书:“埋头苦干”,并号召边区的厂长、工程师、技师及全体职工向他学习。这既是毛泽东对石油行业的第一次题词,也是对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的最高褒奖。
毛主席亲笔为陈振夏题词
从此,“埋头苦干”成为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,成为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成长的根、发展的魂。
把根留住
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,走得再远,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116年来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已然成长为年原油产量上千万吨、天然气年交气量50多亿方、煤炭年产量1000万吨、化工品年产量600多万吨的综合能源化工企业,跻身世界企业500强。但它乃至中国石油工业的根,仍在位于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县城西侧的“延一井”,在坚守这片热土百余年的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七里村采油厂。
1985年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建矿80周年时,国务院原副总理、原石油部部长康世恩为“延一井”题词:“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”。1996年国务院公布“延一井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列为“中华之最”。1997年,因保护旧址需要,历经世纪沧桑的“延一井”停止生产,但至今仍可产出油流。2018年11月17日,位于七里村区域的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厂旧址,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好百年老厂精神文化资源,从2017年开始,七里村采油厂即着手实施“321”石油文化工程,先后建成党建工作室、职工创新工作室、职工文体协会工作室三个阵地,打造了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和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埋头苦干、开拓创新精神教育基地两个基地,并积极编纂《七里村采油厂史》,全面展示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百年发展历程。
2020年4月以来,这里先后被广东省组织部列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,成为“全省大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”“广州大学泽东干部学院教学点”等,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埋头苦干的企业精神,正日益发扬光大。
“七里村是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梦开始的地方,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根脉所在,我们将全力保护、传承好包括‘延一井’在内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,打造中国石油人的精神家园。”金沙9001w以诚为本客户石油七里村采油厂厂长、党委副书记寇明灵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