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上午,刚刚出院的定边县郝滩乡许连圈村民张红霞,领着家人、拿着锦旗和土特产来到定边采油厂职工牛东来所在的采油站,不停的握手言谢牛站长的救命之恩。
原来,2018年6月中旬,牛东来开车途径307国道,看见一辆越野车强行超车,将骑着三轮车的张红霞连人带车撞翻,肇事司机见势不妙企图逃离现场。见此情形,牛国来迅速截住肇事司机,随即报警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还将受伤昏迷的张红霞送往医院治疗。
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休养,张红霞的身体才得以康复。康复后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当面向救命恩人道谢,表达感激之情。“当时那个情况,我想谁看见了也不会袖手旁观的,赶紧把伤者送到医院救治才是最重要的……”牛东来接过那面绣着“危机时刻伸援手,爱心无价品德高”的锦旗微笑着表示。
牛东来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正能量,不仅在油区群众中赢得口碑,还通过自身的主动求变,积极影响带动了一批身边工友。记者从工友口中了解到了这个原本无一长处的“混子牛”是如何成长为勤奋敬业的“孺子牛”,再到现在乐于助人的“牛站长”……
万事差不多的“混子牛”
初识牛东来的时候,也就是编者2014年刚进厂的时候。说实话,我并没有将老牛定义为一个好职工,因为在一个区队的缘故,工作好坏既能看到也能听到,用一个字来形容——“混”。印象中他的井场就没有干净过,油污、杂草、杂物,反正标准化井场总会有那么几条不过关的!报液量要调度催、发油要区队长催,台账记录什么的,差不多能过关就行,主动、积极、爱岗这些词在编者当时看来,老牛的字典里应该是没有的。
万事都有例外——老牛也一样,休假很积极,每个月的休假总是第一班休完,开会和培训也很积极,总是第一个到、最后一个走,并不是喜欢参加会议和培训,用他自己的话来说:井上呆的人心里麻烦,出来混一混。
勤奋敬业的“孺子牛”
时间没多久,编者因为调动区队,也没有再去关注过老牛。只是有一次在采油队微资讯上看到老牛的学习笔记得奖了,突然想起这个“混子牛”,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再次见到老牛的时候,是2015年采油队技能比武现场,老牛用精彩的答题、娴熟的操作,赢得了许多像编者一样“冷眼者”的掌声,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老牛爱开会、爱培训的“功劳”。顺便就向以前区队的同事打听了一下老牛,他告诉编者:老牛真的变了,可不只是业务技能提升了,工作不用别人再催,基本上都是提前完成,领导都经常夸呢。编者将信将疑,因为实在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
有一次区队交叉测产,编者去过老牛的井场,当时老牛站在罐台上排水。看见编者这个“老熟人”,打了声招呼。井场确实很不错,值班室非常干净,台账填写的规范,桌子上还放着一本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,编者试着在老牛的工作区域寻找是什么原因让这个“混子牛”变成了“孺子牛”,在无果的情况下,找老牛聊了几句,从中大概找到点原因:“我们面临的形势不一样了。
担当尽责的“牛站长”
2016年下半年,全厂开始实行“扁平化管理”改革,学庄采油队作为试点单位,原来的区队模式被采油站取缔。不久后,一纸文件让编者对老牛刮目相看——老牛变成了“牛站长”。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情况下,老牛又漂亮的甩出几记“耳光”。
忘记多少次夜查中,遇到老牛蹲守在井场,“产出来的咱就要看牢了”;也忘记多少次,看到老牛带着职工维修设备,“能省一点就是一点”。但是能记得,今年五月份老牛所管理的许连圈采油站实施注水,老牛一次次的巡检设备,一口口的化验受益井含水,一遍遍的教注水工规范操作,一趟趟的带着水样到化验室化验……而后许连圈采油站注水日增油近80吨,成了定边采油厂的“大新闻”。在这新闻的背后,老牛真的功不可没。
在这四五年中,老牛确实变“牛”了,至少在编者眼中,他成功完成了蜕变,从一无长处的“混子牛”,到勤奋敬业的“孺子牛”,再到担当尽责的“牛站长”,在当前采油厂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,尤其多措并举的劳动用工改革,从老牛身上,折射出的可能是所有油田人的蜕变。(雷凯华 雷震)